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9-8 16:02 編輯 # {& O# s; L h' u+ \5 p
回復 swf1945qd 9 q; d% d& {+ k7 s! T' Y% k4 V
7 M, ?: A; e8 C' _$ a G
! c( A0 N/ A6 t9 D3 f+ O 看了一下你的計算 參數
' @, @8 J$ Y+ W/ r* w" F- B, y0 i1 ; r7 k }, k$ ^
計算的總重量為7噸偏下,就按6噸算,
: ~0 y0 H1 J3 l7 N7 g6 O% ~2 `4 \5 A: c J: h9 N# m7 D
1.1雙體浮 ...
% J1 o) L! _" k& m3 f' a- i紫劍狂風 發表于 2010-9-8 15:02 ![]() - M# t/ [2 ?' t' Q3 E; U0 b6 [# l
6 {/ e/ Q3 }( k9 G: Z
【我看了你這個設計點 我認為重要的條件就是雙浮筒最多只能全部沉沒進海水,不能再下降了,要不然就不能起到降海浪濾平轉換為水平力的作用了。】—— 說的極是,我馬虎了,致歉! 原來計劃500MM的直徑,后考慮小了一點,上層強度不夠。就加了直徑為800MM,當然負重也就加了,但是忘改了。謝謝糾正! 【這個還是沒有計算強度的條件下作的估算。】—— 這也是改的原因,強度分析如下: 1、 正如您說的“這個還是沒有計算強度的條件下作的估算”。現在還在探討階段,還在探討可行性的問題,所以以上均是“估算”,還會有較大的“出入”,但是不會是根本性的誤差。謝謝! 2、 最后真正設計時,加強浮筒的壁厚和隔層都是“手段”。 3、 葉輪軸的兩個支架也是起加強筋的作用,再加寬加長也是手段。 4、 主要是考慮,上層平臺和浮筒間的6個支腳應該改成“箱式結構”——“牛腿”,保證10米跨度上層平臺的安全,這是增加“負重”的根本原因。 【畢竟有10多米長,在海浪中受力也是個問題,體積大受力大,體積小浮力又小,挺矛盾的。】—— 這里有800MM直徑的浮體并加強了“葉片軸支架”。如果計算還不夠強度,解決的方法是把葉片軸支架截面形狀和浮筒做成反的“水滴形”,這樣就減少了海浪的向上的推力了——可是造價太貴了,變成“造船”了——應盡量避免。盡量用型材,小廠都可以造,便宜啊! 謝謝您! , E1 K; U3 C$ [9 i7 Y: h" ]- N#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