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黃海是我 于 2016-2-4 21:54 編輯 0 m8 u$ o$ @* l; w7 r4 \& h& D
, c8 B! s8 j9 r& x/ E
借用我愛機床網的大牛的“大話”,未來10年普車一定被“淘汰”。/ P8 X i2 q) f3 S1 p* M9 R
今天看到社友hwj890513發貼說未來普車何去何從,突然想到了我2013年關于普車被數控車淘汰的帖子。三年了,來做個反饋,過年休息。說說現在情況 。
# l H$ d9 E! m4 v2013年的帖子鏈接:http://www.whclglas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9595&extra= \% W3 h$ x5 v0 B
+ o3 R) O! n, c! c" N* q( F說現在情況,三年過去了,廠里已經有20臺數控車,一半是斜軌8工位,6臺數控立鉆,2臺加工中心,4臺自動車,5臺帶自動送料的儀表數控車。重點來了,普車僅有三臺,2個普車車工。 成本為王,現在公司生產重點已經轉為管道附件。全是鍛件,三年過去了,我依然是那個調試員(慚愧),工資依然是3500,多了保險廠里全額交。
* N& | S' e3 b5 T4 F' [# C工人工資構成,操作工是婦女算上保險月工資2200元,12個操作工,2200*11=2.64萬。
1 D& `9 M+ O1 x5 J) R調試員2名,算上保險在4100元,4100*2=0.82萬。/ z: p( w$ S! B. `& m2 _3 A& J2 q
普車車工的工資和調試員相當 。: u' w9 p" v7 k" Y
設備,20+6+2+4+5=37臺,當然不是全部開動,就算30臺吧。1 X& q) V8 A# O6 [: P; x: S3 Z# h/ f
月工資2.64+0.82=3.46萬元 3.46/30=0.11萬
4 x% b |3 [, R( Y; o! d/ F& x單臺設備工資成本在1100。由于數控的效率高于普車,但是刀具成本也高于普車,綜合單臺人工成本在1000以下。
: E/ Y6 s$ c* @我想問,1000一個月哪里去找普通車工,你們找個我看看。
5 t/ G* ]* p, S5 j: I7 R; W而且據了解,當地基本上就是這個樣,普通車床每個廠家開工率都在5臺以下。6180以上多點,不超過10臺。而且數控車數量在20臺以上的廠子很多,連小作坊都知道規模效應,都有8臺以上的數控車。
5 i/ H- i# d1 F所以說都不要太樂觀,我可以告訴你10年之內,普車或許只能存在那些個人搞研究的工作室里。大部分人說普車不會淘汰是一個未來情況,并不是現實情況,現實是大量的普車工人淘汰速度明顯慢于普車被替代的速度。未來肯定值錢,但是現在還在從事普車的,離退休還有10多年的人,必然是被犧牲的一部分人。面臨著工資到頂,工作難找局面。我這里已經顯現了,當地普車工人在09到10年工資水平已經到3500以上了,現在都16年了,還是在這個水平,而且離職了工作不怎么好找,我家對面有個普車已經在家當保姆有三個月了。# ~+ }& \+ }+ s$ e3 p7 _' ~
至于大家說的普車單件優勢的問題,我們現實情況是這根本沒有任何優勢,除非極其簡單的,車個平面,倒個角之類的。這種情況 根本不需要招聘普通車工,數控車調試員自己上普車都搞定了,畢竟不是所有產品都是這么簡單,養一個普車工人,不如養一個數控車調試員,而一但不極其簡單的產品,普車在單件上根本沒有優勢可言。2 t. u7 r- s2 @/ W
有人說普車車毛坯比數控車厲害,現實情況是我們全是鍛件,毛坯余量不小,全在數控車上完成。普車放毛坯成本太高。不玩了。 | 只作對工人影響和成本的影響。不做設備絕對好壞的比較。看清楚。 9 C3 r! X* v! K: l7 _+ @
! f: k$ f1 v$ K! Q: K& l0 J
( B6 i! e3 ]3 Y! q* q* J a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