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德Alex 于 2016-2-24 03:23 編輯 % ?2 ]; [) U' H/ E6 m
5 K; c, R& H2 m3 h' u( N; D好久之前的一個帖子,最近有一個非常認真的朋友提出了不解,在盡力解釋的同時,覺得是針對舊帖一個很好的深入詳解的機會。特此貼出@邁克爾Michaael 的問題以及我的回答,作為舊帖的一個續集也是不錯的。
" ^# A" S- A# Q% }
& i i0 _: ^% h9 _" D以下是@邁克爾Michaael 朋友的問題4 G8 P: k& V7 L' S
還想咨詢前輩個問題,在一個德國的老華人帖子中看到的
( Z% h5 Y8 K7 H# u “德國公務員算很好的職業了,工資高,工作穩定。一般做公務員的人家庭出身也不錯。德國通常是父母做什么工作,孩子也大部分做類似的工作,所以中產家庭的孩子出來也通常是中產,技術工人的孩子通常去做技術工人了。
* q$ l) A2 I W 德國公務員的待遇不錯,一般工資都是4000歐以上,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都是交國家保險的錢享受私人保險的待遇,如果配偶不工作,丈夫去世的話你可以拿他工資的60%,然后退休了再拿他退休金的60%。“/ q/ P; N7 M: O1 G) l8 M" s% x9 w- Q- ^: s: z4 l( d& g
”德國啃老的也蠻多的,一般父母都非常寵孩子。年輕人剛工作不少都買不起房子,租房子也很貴,比如工資3000歐,房租就800歐,還是那種很小的公寓。我當初結婚的時候老公剛找到工作,我們都租不起房子,然后就跑回他們家去住了。錢不夠用的時候老公就去找他爸爸。德國的房子也不便宜,比如我們現在住的大概是50萬歐,靠工資根本買不起,我婆婆有時候也感慨說現在的年輕人日子太辛苦了。我老公工作10年了,工資稅前9萬,到手每月3000多歐,估計到退休也就這個樣子,高不到哪里去,還不能保證能干到退休。所以德國的公務員,尤其是夫妻2個都是公務員的,生活要比一般人富裕很多,就在中產里面,都是屬于高層次的。“# ~- I) N8 y1 @: W$ h, D v
, |: m9 }; j! J5 Q2 i5 p& S: E1 {* A M% d0 X. @/ \ h. V3 v1 o" _0 z( [6 ?
十年的公務員稅前年薪9萬,稅后月薪三到四千,稅率快50%,而且以后基本不漲了,但貴公司應屆生稅后保底都3000歐·········五年后年薪8萬,月均到手應該也不太超得過4000啊。( z+ U5 j, v0 b8 C5 O& O
8 `* I. P! h# v$ _8 q& _' u/ z$ z; E況且這是高工資了,2016年2月2日的數據是工程人員能排上前三,行業均值年入57610歐(下附德方數據圖),應該是有經驗人員的收入,不知稅前稅后呢?距離五年年薪八萬怎么感覺這么遙遠。! N; v& j2 F- I @) I
您提到稅后2500,每月剩1500沒難度,可南德市里“工資3000,房租就800歐,還是那種很小的公寓”,那合可支配月200歐的衣食行·保險·網費·話費·電視費的必需支出真的沒有難度嗎·····( T/ P! Z/ I2 p F9 |( P
3 M$ s3 C9 n, u8 N& {不知您在BW還是BAYERN,46萬歐大概是普通機械師扣除衣食住行后每年結余多少萬歐,攢多少年的水平呢,另在(http://www.autoscout24.de/)這個算正常價的德國網站上查到一年齡的二手Porsche最低配的911Carrera大概中值10萬歐,中年工程師在保持正常生活前提下兩年稅后工資真的足夠·····嗎% |/ X9 P; J% c: O: T3 d9 n, `
3 Y/ P: H7 I- ~, [; ~3 o最后想咨詢下前輩機械制造,機械設計,機械電子,液壓哪個在德國崗位的需求量和工作待遇好些呢,就您的經驗和了解來看的話1 K5 v' s. R6 m! }& g
+ e7 w7 U: V; \ a3 G8 x- y& X( n/ P
期待您的回復,晚輩感激不盡!+ }" S* I, P0 Q4 n6 n9 b' x/ i! G( |4 d1 n% u7 {
3 p) q+ \+ q9 J9 H. {0 J8 n& p7 m0 }' B1 D) ?
6 l2 t7 Y- _+ D' X# N7 M
, g, E1 R: c8 Z# j) G: n2 P8 ^/ Z _/ O( O8 W: c7 ^" w
以下是我的回答/ `6 u; Z7 F5 L# \9 M
1、 德國公務員算很好的職業了,工資高,工作穩定。一般做公務員的人家庭出身也不錯。德國通常是父母做什么工作,孩子也大部分做類似的工作,所以中產家庭的孩子出來也通常是中產,技術工人的孩子通常去做技術工人了
9 U1 l( J! f5 E6 H2 U% Z9 S公務員工作穩定是真的,不會失業,但是工資高真的不是。德國公務員的起薪基本從A9級別開始,A9稅后到手月薪都沒有2000歐,如果是初中畢業之后接受職業教育之后上崗的政府職員,拿的是A5級別,到手就1000歐多點。A15級別是屬于高級公務員,比如聯邦直屬機關里類似于局長的職銜,每月到手大概4500歐元左右,根據不同稅級不同收入。同級別同經歷的人在企業里,哈哈,那都是年薪制咯,誰還算稅后月薪啊。父母的工作階層決定了孩子的工作階層,這是真的,在全球都一樣,父母的素養決定了孩子的素養。就好比國內有錢人家的孩子也有錢,教授家的孩子基本學歷都不差,一個道理。9 N. K* _( q" m m# j2 r
, S7 o3 a5 ?) g: z1 }% i4 Y/ X0 M
2、 德國公務員的待遇不錯,一般工資都是4000歐以上,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都是交國家保險的錢享受私人保險的待遇,如果配偶不工作,丈夫去世的話你可以拿他工資的60%,然后退休了再拿他退休金的60%。
( {6 n( T, h+ l3 }& ]明顯是謠言,工資4000歐以上,就算是按照稅前算,那也得A13級別里有對得上的,A13在德國是中高級公務員了,A14已經是高級公務員了,如上所說,A15是聯邦政府的部門負責人級別,你說這個A13是那么好拿的嗎?在德國正式教師也算公務員,只有教師隊伍有職務不高但是拿A13的,因為教師的受教育程度高,很多碩士以上學歷,到了年資之后可以拿A13,教授拿A14或者A15。德國公務員的養老保險不用自己交,由國家負責。但是醫療保險和其他人一樣,自己和單位各交一半,政府交的那一半享受私保待遇,自己那一半根據自己交的保險定。配偶可以領取去世配偶的工資和養老金,在全德都一樣,不分是不是公務員,所有人都享受這個待遇。
" k4 [1 X* H. z. s, ^3 r& @8 i- m4 a
3、 德國啃老的也蠻多的,一般父母都非常寵孩子。年輕人剛工作不少都買不起房子,租房子也很貴,比如工資3000歐,房租就800歐,還是那種很小的公寓。我當初結婚的時候老公剛找到工作,我們都租不起房子,然后就跑回他們家去住了。錢不夠用的時候老公就去找他爸爸。德國的房子也不便宜,比如我們現在住的大概是50萬歐,靠工資根本買不起,我婆婆有時候也感慨說現在的年輕人日子太辛苦了。我老公工作10年了,工資稅前9萬,到手每月3000多歐,估計到退休也就這個樣子,高不到哪里去,還不能保證能干到退休。所以德國的公務員,尤其是夫妻2個都是公務員的,生活要比一般人富裕很多,就在中產里面,都是屬于高層次的。, N, T0 P. H4 `7 N m2 z- p2 v
德國啃老的取決于子女的收入以及父母的收入,我現在的房東,家里三層別墅,我租第一層,房東住第二層,房東女兒女婿一家住第三層,女兒按月付房租。房租800歐的很小的公寓,應該在巴伐利亞,甚至在慕尼黑,否則不可能這么貴。這人說他老公稅前9萬,到手3000多,我可以確定是在瞎說八道。為什么?德國正常企業員工,在沒有任何政策優惠的前提下,并且自己是單身無孩的一級稅卡,這個稅卡是德國收稅最高的了,每月至少應該有4000出頭的稅后收入,何況德國公務員的養老保險不用交,此人還是已婚的身份,至少是3級稅卡,月收入至少5200歐稅后,3000多歐明顯瞎說八道,沒有任何一個算法能算出3000多歐的,差距太大。而且這段描述有邏輯性的錯誤,一邊說收入高不到哪里去,買不起房要跟父母合住,沒錢花找爸爸要,一邊說生活屬于中產里的高層次,不合邏輯吧。. C5 d) I6 `1 |
4 d9 ]7 U" B" Z4、 十年的公務員稅前年薪9萬,稅后月薪三到四千,稅率快50%,而且以后基本不漲了,但貴公司應屆生稅后保底都3000歐•••••••••五年后年薪8萬,月均到手應該也不太超得過4000啊
5 B) d" Z" a* y) N- k* w這個上面帶著說了,9萬年薪的公務員稅后月薪3到4千,是瞎說八道,任何人有9萬年薪稅后都不止這么多,何況不用交養老保險的公務員。而且9萬年薪的數目我也要打一個問號,你知道9萬年薪的公務員是什么級別嗎?這是R7或者R8級別,是德語Richter的簡稱,是州級大法官總檢察長或者以上級別才有的工資級別,大學教授都拿不到這么多的稅前年薪。再說回8萬年薪,如果是單身無孩一級稅卡,稅后到手3600歐。不過拿到8萬的時候基本都結婚了,按照已婚無孩三級稅卡,稅后到手4250歐,如果有了孩子,就再多點。9 J( _5 G( Z6 Y/ n
# Q' D- a( ~2 n7 X0 e& ~0 N5、 況且這是高工資了,2016年2月2日的數據是工程人員能排上前三,行業均值年入57610歐(下附德方數據圖),應該是有經驗人員的收入,不知稅前稅后呢?距離五年年薪八萬怎么感覺這么遙遠* V- o' _# H3 T6 r+ S' u% C
不知道你懂不懂德語,圖表里寫的是Ingenieure und tech. Ausbildungsberufe。我給你翻譯一下,意思是工程師和職業培訓出身的工作。這里職業培訓出身的工作沒有讀高中,初中畢業之后接受職業培訓,然后去做工人的,通俗來講就是車間操作工。你想想是工程師人數多還是工人的人數多?有這樣的平均收入正好說明了工程師的收入高到可以把一線工人的平均工資拉到這么高。按照這個歸類標準,這個排名里的第一名和第十名也可以歸類到一起,第一名是醫生,第十名是護理人員,如果歸在一起,他們的平均工資還有第三名高嗎?
z, H( D6 x, L2 r9 ^+ }3 a1 \* m
8 ?) G" ^# O% x/ M0 u( P# G6、 您提到稅后2500,每月剩1500沒難度,可南德市里“工資3000,房租就800歐,還是那種很小的公寓”,那合可支配月200歐的衣食行•保險•網費•話費•電視費的必需支出真的沒有難度嗎•••••/ Z- y. W* Y) a! v
我給你算一筆賬啊,以一個稅后2500歐的新人為例,我們辦公區有一個去年4月剛入職的小伙子,每月房租400歐,45平米的單人套間,另外每月12歐垃圾費,20歐的電話和網絡費,18歐的電視費,保險公司交一半,另一半也在工資里扣除,車險汽油費最多200歐,食堂吃飯80歐,自己超市買吃的120歐,400+12+20+18+200+80+120=850歐,剩下150歐買買衣服,朋友小聚喝喝咖啡,看看電影。你說剩1500歐是不是沒難度?問題里所謂的“工資3000,房租就800歐,還是那種很小的公寓”,我上面已經說了,我相信在慕尼黑還是有房租800歐很小的公寓這種情況存在,就算如此,計算剩余的時候只要把房租開銷換掉就可以了,因為其余開銷全德都一樣,3000-(800+12+20+18+200+80+120)=1750歐,簡單的小學生數學題而已,有誰不會算嗎?很小的公寓房租800的城市給的工程師工資稅后也比2500多,正如我說的,慕尼黑地區的工資有些許漲幅,主要就是用于補貼房租差價。所以不要把慕尼黑800的房租套在其他沒有800歐房租消費標準的城市頭上計算剩余工資,這是邏輯性錯誤。9 [8 c& \9 f1 }1 g4 {; ] q4 |8 o' \
& D7 r: U4 T! e( p+ b7、 不知您在BW還是BAYERN,46萬歐大概是普通機械師扣除衣食住行后每年結余多少萬歐,攢多少年的水平呢
* A' m2 E L! ~: Q我在巴符,首先你要明確一個問題,單身的工薪階層基本不會買房的,我上面說了,結婚生子30歲出頭會考慮買房。德國和中國不同之處在于,夫妻雙方都會出錢出力買房子。我老婆是醫生,收入不具有普遍性,我就不拿來舉例子了。比如男方是工程師,女方是一個年收入稅前4萬歐的普通員工,而且男方的工資我按照稅前7萬歐計算,有一個孩子,每月稅后收入總和6300歐。根據上面已經做過的計算,單人開銷850歐,雙人簡單乘以2,這里要注意到,房租也乘以2了,吃喝也乘以2了,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2個人一起吃喝的開銷達不到單人乘以2。孩子的所有開銷除去政府補貼以外按照400歐計算,就是6300-850-850-400=4200歐,每月理論可以剩余4200歐,除去非計劃開銷以及度假每月均攤算500歐,剩余3700歐有的吧?德國買房的規定是40%首付,如果有一個體面的無限期合同,某些銀行可以降低到20%甚至零首付。按照零首付20年貸款計算,每月剩余的3700歐綽綽有余,還有大概月均1500歐的剩余,買到的是土地面積750平米,居住面積近400平米,帶花園帶車庫帶開放式停車位的大別墅。你認為有難度嗎?而且這些計算的前提是男方是7萬歐不會再漲,女方4萬歐不會再漲。3 ~0 V2 ?3 z8 W$ o
2 Q+ x; [% Q* R8、 另在(http://www.autoscout24.de/)這個算正常價的德國網站上查到一年齡的二手Porsche最低配的911Carrera大概中值10萬歐,中年工程師在保持正常生活前提下兩年稅后工資真的足夠•••••嗎. V5 \/ ?5 z% B# h
一般人們說最低配叫作乞丐版,顯然10萬歐的不是。另外,一年齡的不論從賣相還是公里數都跟新車無異,德語叫作wie neu。我在說中年工程師兩年稅后工資買得起的時候沒有說是維持正常生活前提,我說的只是兩年稅后工資,而不是剩余工資。或許我的表述有問題,我想表達的是這個工資的購買力,從而導致你的誤解,這是我不夠嚴謹。不過吧,一個沒有任何職務的工程師,是不會買這種車的。德國人都很低調,不張揚。比如我辦公室對面的同事,稅前接近9萬歐,老婆是做財務的,但是這個同事開的車是2000歐元的二手車,放在國內可以想象嗎?2 M) T( ]0 y0 U* ^
6 [$ u$ X% r4 } X7 i- K9、 最后想咨詢下前輩機械制造,機械設計,機械電子,液壓哪個在德國崗位的需求量和工作待遇好些呢,就您的經驗和了解來看的話
4 m2 {; D/ X7 [$ g8 g8 B4 r這個只能從學校專業來說,沒有機械設計和液壓這2個專業,其余2個專業在畢業時就業方向很廣,屬于萬金油,什么行業都能進,崗位需求自然也是這兩個好。崗位待遇方面,也分不同情況。以整車廠研發部門為例,搞機電的和搞液壓的收入沒區別,大家一樣。如果是專門供應商,比如Parker和ZF,也差不多,因為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德國同等條件的人收入差別不大。在德國流行一句話:不要關心哪個公司給錢多,你只要有本事畢業,錢不用愁!
1 m8 t: U) r* r8 Q. {! G; ?6 X+ N9 f4 @0 o! M7 L
繼續更新@邁克爾Michaael 的問題和我的回答
& }: J4 l- C8 \( ?1 R5 `' `5 K
; R: C+ Q& R. f5 q1、 和留德的直系學長交流過,有能力強的TU Darmstadt master拿一級稅卡到手不到2600,至于從薪資上來說汽車在機械類里較高,汽車行業里大公司BBA保時捷薪酬高,但進這種太難,還有TU斯圖加特的碩,學整車和發動機方向的大神,在iav工作2年現在給奔馳做混動車測試,一級稅卡到手也才2700,而且漲薪慢升職難是客觀存在的,還是在去掉比較落后的東德的基礎上,當年拿到德累斯頓ZU的有的直接放棄
' [- i& Z4 x- E; o) S3 P最重要的,要討論的是德國工程師的收入,而不是在德國的中國工程師收入,不要一再地用中國人的身份套在這個環境里去討論問題。即便如此,既然你以中國人的例子來提問,還是可以用中國人的身份帶進去說說。在這里要糾正一個誤區,絕大部分想來德國留學的學生夢想去精英大學,工科學生夢想去TU9,這是非常中國化的思維模式,把所有東西分為三六九等。實際上德國大學沒有什么實質性區別,這種話跟還沒有來德國學生說,大部分人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甚至很多已經在德國入學的學生也不置可否。很巧的是,我也認識一個達姆的,機械專業碩士,畢業的起薪稅后2000歐都不到,屬于薪酬范圍里的最低標準。我周圍同事不少都是FH畢業的,按照中國人的觀點,壓根不該進我們公司。給你做個對比,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畢業于亞琛工大,號稱德國乃至歐洲最牛的工科大學,科技部部長萬鋼畢業于克勞斯塔爾工大,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工業大學,在中國學生的心目中遠遠沒有亞琛工大的名氣響,但是并不影響這兩個人出成績。德國公司招人不看學校,以應屆生為例,看的是專業方向,參考考試成績和論文成績,最重要的是這個學生有沒有做過實習,做過多久實習,實習內容是什么,實習單位的評價如何,實習越豐富越好。至于學校的排名,德國人可以說從來不看。我自己有過一個有趣的經歷,一個朋友托我推薦一個在亞琛工大讀碩士的中國學生來我們部門實習,我去找了我們部門總監,巴拉巴拉一頓介紹,說到這學生是亞琛的,我還特地加一句“這是德國最牛的工科大學”,總監說“是嗎?我不清楚唉,德國學校沒什么區別吧?”我悻悻地笑了笑,覺得畫蛇添足了。你提到的IAV是Dienstleistung,可以簡單稱作項目外包商,有些公司上新項目了,但是自家不想招新人的時候,會把一部分任務外包給這些外包商,外包商的員工來做,項目結束之后就撤走,轉到下一個業務。這類公司的待遇和正常公司相比是比較低的,休假也少一點,所以不要把這個公司認為是平均水平甚至高標準,Dienstleistung的收入比合作方的收入少,這是必然的。是不是大神,能力強不強不是通過學校看的,在中國也是如此,畢業幾年之后,誰會看你學校是哪里的?能不能在德語環境里把自己的事情出色地完成,這是最重要的。中國學生在讀書期間的德語大多停留在書本德語和考試德語上,工作之后每天處于全德語環境,插科打諢都是德語,能不能勝任,多久能勝任,這是關鍵。你不能說一個中國人兩年之后拿2700歐,就說明工資低,你要看德國人什么水準,畢竟你之前貼出來的那個工資標準在那擺著呢,他拿不到該有的水準,那是自身的問題。漲薪我說了,取決于IG Metall。升職空間,我在另一個帖子里已經回復你了,中小型企業對中國人的天花板是部門經理,大公司的天花板是比項目經理高一級的小部門經理,在國內也不是人人都能做中石油高層。德累斯頓的zu放棄了也不可惜,因為德累斯頓的機械一直采用Diplom學制,耗時長,不去也罷。
& K Q3 {' H2 o; X7 M+ o
8 h% Z! C: w# Z% b2、 您在第3段中提到"德國正常企業員工,在沒有任何政策優惠的前提下,并且自己是單身無孩的一級稅卡,這個稅卡是德國收稅最高的了,每月至少應該有4000出頭的稅后收入"……………憑他們的能力和學歷感覺不應該吧。
- P1 T% U6 l5 x, G* L" ^這句話要看上下文的,這是根據前面你說的那個年薪9萬的公務員,我是把9萬歐的工資套在一個德國正常企業員工頭上做的假設性計算。表達的意思是,德國企業員工的一級稅卡是扣稅最多并且沒有政策優惠的,以9萬歐的標準計算出來的時候收入尚且多于4000歐,說明一個享受政策優惠而且不需要繳納養老金的9萬年薪的公務員稅后3到4千歐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而并不是說德國企業的員工真的拿9萬歐。你可以嘗試著再回頭讀一讀。$ I+ C/ y* T2 x& z5 Z0 l, @3 ~4 n$ i! X
9 {& V" D9 H& {* J5 `
3、 也聊過生活方面,學長室友有次去柏林被街上的幾個難民吼,因為沒回應他們差點被打,那幫人坐在臺階上直勾勾的盯著你感覺還是害怕啊,而且被偷和搶劫情況跟幾年前比明顯增加' P; x1 q t8 a6 r" w
這是典型的難民話題討論方式,“我朋友的朋友如何如何”。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有哪個中國人站出來說自己被難民打了,但是傳言被打或者差點被打的故事很多,每次都是以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開頭。柏林地處東德,本土德國人就不怎么友善,跟西德不好比,還靠近東歐,各種人都有,再加上難民來了。被偷被搶這不是難民來了之后才有的,之前東歐人吉普賽人就這么干,在我理解看來,哪個國家都有犯罪,除了朝鮮可能沒有,哈哈。要看的是犯罪率,而不是個案。請問你所說的“ 被偷和搶劫情況跟幾年前比明顯增加”,依據是哪里?學長說明顯增加了,你就信明顯增加了。2015年全年的犯罪率德國官方還沒有出來,但是2014年的犯罪率出來了,沒有明顯增長,處于合理波動,部分類別的犯罪甚至下降,但是2014年難民已經進來了。當然,你可以認為德國政府在犯罪率上造假,哈哈。我自己遇到的最嚴重的一次難民事件是,一個難民自己用政府發放給難民的購物卡在超市買酒,但是規定難民購物卡不能買含酒精的東西,那個難民發飆把準備結賬的酒砸了。就這一件事,其余從未經歷過。& F3 }& |6 l% H, Z7 @7 r
0 g/ J2 L2 c4 n" I) O9 v4、 平時他們基本自己做飯,出去吃太貴了
4 T! m F* |& z" L# y6 @哈哈,誰不是基本自己做飯呢?在國內上班的就經常出去吃了?國內衛生達標的飯店就不貴了?跟德國人一起出去的話,德國人喜歡坐在太陽底下喝喝啤酒吃冰淇淋,沒人跟你正兒八經去共進晚餐的。至于我自己來說,保持一周一次的中餐館自助,18歐一次,不會天天去吃的,哈哈
1 m! j/ x0 u- p4 ~( n; E v8 u
D1 e- L" r0 T: \5、 談到未來說那邊買房子還是得靠家里資助,好地段房價已經被中國人炒起來了
2 h9 N/ W. T! [3 n家里能資助,不要白不要啊,真要是家里不資助了,晚幾年買唄,細賬我前面算過了,可以負擔。中國人炒房是笑談吧,所謂的好地段在哪里呢?多少賣給了炒房的中國人?有數據么?哈哈!可能你不了解德國的房市,德國的房價可以說萬年不變,房價和貸款利率成反比,一漲一跌,不論漲跌,購房者花出去的真金白銀不會波動太大,最近房價在漲,但是貸款利率和相關稅率下降了。在德國炒房的中國人肯定不會算賬,房價漲幅還趕不上通脹呢。
, C3 `" d8 f5 l" `* _ w A( B+ @4 @$ u0 m5 [0 ?3 q# w
6、 而且豪車確實便宜,但那邊路上跑的基本還是那種小車,兩廂的,還有旅行版居多,但說實話真的有錢誰不想開好點的車,住的舒服些呢,可能確實是歐洲人的消費觀不同,至于平民車和國內幾乎沒價差,普通人是占不到實惠的,但得承認質量上確實好
; P" _! i5 n8 v- r( F8 P德國人買兩廂車和旅行版的車是處于方便實用,這真的是消費觀不同。你看國內的車,不管10萬的還是100萬的,首先車里的內飾都很好,10萬的車也要搞個真皮座椅坐墊加熱,車里的香水啊各種掛飾啊,儼然把車當成寶貝。你再看看德國的車,糙得很,絕大多數都是布座椅,車里也臟,車蹭了一點漆可能都不補。中國還處在通過車彰顯財富的階段,德國早已經過了那個時候了,車就是代步工具,只要發動機能轉,不是三天兩頭壞,皮實,就夠了。我們辦公室一個女同事,開的是旅行版舊奧迪,車齡有八年多了,看著很舊,車開起來不像國內的奧迪聲音輕輕的,她的車開起來你屁股都能感覺到發動機在運轉,她就這么開著,但是她家里養馬,別人養狗養貓她養馬,每月花在馬上面的費用至少600歐,周末牽出去遛遛,今年7月份馬到3周歲,要給馬套馬鞍,要馴騎,之后就能騎出去遛馬,這就是消費觀和生活觀。住得舒服,德國人是這樣,你看那一棟棟別墅,外墻可能不咋地也不貼瓷磚,室內卻很好,你如果有機會去同事家做客,你就能親眼見到了。
4 P5 E/ T- r# e2 u) A$ N
7 w1 `5 y" s, x( | R7、 我說想去德國學習生活,他們一致勸我再三考慮,實際的德國不是想象中那么好,真的是一大部分人抱著信念過去的終于熬到畢業,最后反復權衡下還是選擇了離開,而國內企業對德國大學的認可度在實際找工作中普遍不高,包括TU9里的某幾所4 a2 R3 d- {, P% N! K
德國是沒有想的那么好,我當初出國之前也把國外的生活想象得很美好,很有畫面感,都是電視里的那種西歐風情,來德國之后發現也就那么回事。最難熬的是孤單,在一個陌生的文化環境里,上學的時候不能融入進去,每天就是上課回宿舍,好在我是一個可宅可戶外的人,可以忍受。很多學生單身,寂寞得很,畢業留下工作繼續單身,受不了就回國了,回國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舒服自在啊。正因為你說的國內企業對德國大學的認可度一般,所以我當初選擇留在德國工作,想要積累工作經驗之后回國。因為3年德國工作經驗是一道坎,邁過去就可以談條件,否則免談。細想想認可度不高是有道理的,一個在德國畢業直接回國的學生,除了會幾句德語,還有什么優勢呢?看在這幾句德語的面子上比別人多千八百塊的工資,而且剛畢業的中國學生德語水平實在不敢恭維,包括我自己在內。如果再碰上跟德國沒什么關系的企業,人家找一個德國海歸完全沒有用武之地啊。選擇留下積累經驗的人,工作之后慢慢地工資漲起來了,每天雷打不動8小時,一年30天帶薪假,額外還有圣誕金、度假補貼等等,娶妻生子買房子,悠閑自在之后發現適應德國的生活了,回國反而不習慣了,就留下來了。但是一畢業就回國的人,因為沒有經歷過德國的工作,沒有體會過這份舒適,自然無感了。提到德國,想法還停留在自己還是窮學生的時候那種孤獨寂寞冷,一分錢掰成兩瓣花的苦逼日子,哈哈,要是我肯定也不樂意啊
6 ?4 t9 ^, d/ _, U( N0 B+ T% N9 o# q& E' Y8 q+ `
) D- |8 k$ K* s) P' M6 y/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