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人才招聘趨勢報告,你真的知道嗎?
3 M& Y$ p7 B. l* ECEO惹眾怒的原因五花八門 平息異議的方法卻只有一個
5 T& p, E0 M/ L& c: z# D
" M) d/ A& v& ?) T3 `0 _# n$ }就業季調查:多數畢業生心態樂觀 期望月薪低于5000元 M6 M4 u3 V k% \' s |4 b
離開是為了前途更好 超六成人跳槽一到三次后才對工作感到滿意; U9 _* Q# h1 W( \* Q6 F
+ O8 J) ?+ _/ H* i5 S, u0 E5 Q2 d4 g' V/ Q, K. K/ W
1 n" |0 [- Z3 S8 Y% E
; {: b8 j5 o: w5 t2 L8 |
2 V" h: t2 w T
員工敬業度是否重要 7 [* K7 p1 v! `9 C
敬業度究竟是什么?其實我們可以將敬業度簡單理解為員工的工作態度:員工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企業的管理者,以及自己對企業的價值。員工敬業度很重要,這幾乎已經是公認的觀點。 . K3 n0 [# i* j ]0 D: Z2 u
與敬業度和支持率低的公司相比,員工敬業度和支持率高的公司獲得的利潤率要明顯優出許多。如果你曾經和明顯不喜歡自己工作的人一起共事過,或接受過他們的服務,相信你能體會到敬業度低對績效的影響。
: x- o- x, X1 {0 S8 R. ]中國的敬業度狀況如何
N( ~$ b, Y; b1 K既然員工敬業度這么重要,我們該如何衡量?通常,敬業度會體現在幾個方面:員工是否愿意在公司長期任職、在職期間是否努力工作,以及是否能積極幫助企業實現業務挑戰等。針對上述敬業行為的調研,使我們可以一探員工的敬業水平。 回顧北森五年數據,我們發現中國企業的敬業度均值約為68.1%。雖然自2012年至2015年,員工敬業度每年維持小幅上升,但遺憾的是,在2016年敬業度水平出現明顯下降。不論你是否已經感受到,或許我們正在經歷著一場敬業寒冬。 $ y1 p7 _ @% \6 O6 n
相比于2015年,16年的敬業度數值降幅高達8%。此外,在不同的行為指標上,員工狀態也有所差異。相較于較高的挑戰水平,員工在一家公司長期留任的傾向會偏低,平均約為3年。而員工流失的風險,也不僅僅是中國企業正在面臨的挑戰。此前,調研機構Bersin也曾發布過自己的結果,全球約37%的員工正在考慮離職,近6成的員工則明確表示自己有信心在未來的60天內找到一份新工作。
% T4 g1 m! T& Z. |# Y7 u& H3 X6 U+ f( {5 ]
哪些因素會影響敬業度 " a7 G7 B; N. w9 Q
在敬業狀態低迷的當下,我們不禁會問,如何提升員工的敬業水平?是否存在一些更有效的關鍵因素?對于高敬業度員工而言,又是企業的哪些方面鼓舞著他們展現敬業行為?在分析了涵蓋工作回報、培養發展、領導效能、文化愿景四大方面的20項因素后,北森發現對員工敬業度影響力最高的5項驅動因素分別為: 可見,我們已告別了為基礎回報而工作的時代。對于員工而言,大家更多希望自己的工作能與企業目標和使命保持一致,追求工作中的成長和挑戰。相較于薪資、垂直晉升、資源等,上述因素能更大程度地驅動員工投入到工作角色中。 而在2016年,我們做得如何呢?如果我們將12-15年的分數作為基線值,16年的變化則體現為: 0 X3 e' V. d6 G
可以看出,2016年敬業驅動因素的得分出現全面下降。與前四年相比,下降最多的五個方面為同事關系、關注客戶、工作生活平衡、公司前景和愿景傳遞。結合其他內容,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發現:
8 y/ k8 O: F j4 E( G5 p5 v+ Z
對于薪酬發展等認可最低項,企業一直在改善
/ F& j' S9 c. B. s! X8 }/ a% K7 s
薪酬福利與職業發展是歷年調研結果中穩定的后兩位,員工認可度始終偏低。但從前面的分析不難看出,這兩項卻是在16年里為數不多的呈增長態勢的因素項,也是僅有的保持每年增長的方面。這意味著,雖然在這些方面尚未做到完全滿足員工預期,但企業其實一直在著力改善。- m0 Z# W5 W& R3 E5 ]
0 M% M) `' G5 q' {9 {
愿景傳遞等敬業關鍵因素正在被忽視 / J# d* D3 ]! V" r& }- ?
愿景傳遞與關注客戶對于員工敬業度有著重要作用,但在16年,這兩項因素出現了較大下降。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忽視,導致16年敬業度結果的不甚理想。建議企業在未來的管理中,能夠加以重視。 工作生活平衡是未來可能的風險項 $ D7 U4 L/ a r- W
- z6 j* E- F& \$ i1 p7 \; W* {
從過往數據中我們發現,工作生活平衡在五年里正在持續下降,已成為得分偏低的后5項。雖然影響力分析沒有表明工作生活平衡對敬業度有突出的影響力,但不能否認的是,狀態失衡將會給員工個人帶來不容忽視的身心壓力,從長遠發展來看,我們仍建議企業進行關注。 當然,以上是我們基于大數據發現的共性點,對于企業而言,更重要的是在整體框架下,辨識出內部的敬業關鍵因素。如此,提升敬業度也將變得簡單許多。 ' I# d, d9 J. C/ w
( L+ d2 r* L; t( F6 B |